寒冬季节:“小火亡人”高发期,应该如何防范?
2020-12-14 10:03:14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刘璐 |          浏览量:14796

桑植融媒12月14日讯 在我们的印象里,火灾就是铺天盖地的大火,肆意烧毁一切可以损坏的东西,它的到来往往意味着一场灾难。但你知道很多时候“小火”,才是夺走生命的最大杀手。


“小火亡人”触目惊心

案例1:

2020年3月23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一居民自建住宅发生火灾,过火面积20㎡,造成5人死亡。

案例2:

2020年7月30日,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高集乡政府所在街道门店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

案例3:

2020年8月10日,广西百色一自建房发生火灾,造成6人死亡。

“小火亡人”火灾特点分析

一是季节性高发。

从历年统计数据情况看,冬春季节是“小火亡人”火灾的高发季节,50%左右的火灾都在此间发生,这与冬春季节寒冷、风大、干燥,用火用电较多,火灾发生频率和总量较高的规律是一致的。

二是夜间熟睡期间高发。

从火灾发生时段看,89%的亡人火灾发生在夜间。由于冬季入夜时间提前,加上冬季期间人体生物休眠较为困倦,身体警觉度和火灾警惕性下降,在夜间尤其是深度睡眠期间对于火灾突发的预警能力下降,造成“小火亡人”的发生。

三是过火面积小,多集中在生活区域。

“小火亡人”火灾燃烧面积小、经济损失小、多发生在人员居住场所是这类火灾的共同特点。因集中在卧室等生活区域,个人的安全警惕不高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容易诱使火灾发生。

四是受灾者多为弱势群体。

从受灾人群看,60岁以上和14岁以下人员占据多数,大部分为老人或行动不便人员,逃生能力较弱,缺乏行动能力的老人及精神病患者无人看护,当灾难发生时,此类弱势群体人员往往容易成为灾难的受害者。

看似“微不足道”的隐患,引发小规模的火灾,却危及到生命,这就是“小火亡人”。


全面认识“小火亡人”

1.什么是小火亡人?

所谓“小火亡人”是指火灾中经济损失小过火面积小受灾户数和人数相对少的火灾事故是火灾亡人的一种非正常现象。

2.小火为什么会亡人?

弱势群体防灾意识差,逃生自救能力弱;火灾初期,逗留火场错失逃离的最佳时机;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消防安全;缺乏必要的逃生自救常识和能力;没有配置必要的灭火、逃生自救器材。


火灾提示

提示一:及时清理居室、厨房、阳台、走道的可燃杂物,不要在楼梯间停放电动自行车、摆放废旧家具等。

提示二:注意防范家用电器故障引发的火灾,注意电动自行车充电消防安全。

提示三:注意燃气使用安全,定期检查燃气管线是否老化,不私自更改燃气管线,厨房用火不离人。

提示四:随意丢弃烟头容易引发火灾,杜绝卧床吸烟。

提示五: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引导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提示六:居民要熟悉楼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逃生路线,确保发生火灾快速安全逃生。如遇火灾,不可贪恋财物,迅速逃生。

提示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居(村)委会要加强防火巡查,及时组织清理公共区域堆放的可燃杂物。

提示八:关爱鳏寡孤独、老幼病残人员,强化宣传提示和看护措施,帮助检查消除用火用电用气安全隐患。

来源:冷水滩发布

责编:刘璐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